深耕番茄勇登攀 追逐乡村振兴梦——枣庄市山亭区龙潭家庭农场党支部书记、场长袁权-尊龙凯时平台入口

0632-3181189
zzlncm@163.com
 
2024年04月24日 10:59:46   来源:枣庄组工

“人才是第一资源,创新是第一动力。”近年来,在人才强市战略引领下,全市引进培育了一大批勇于创新、实干担当的优秀人才,也涌现出一批慧眼识才、热心服务的人才工作者。为弘扬广大人才和人才工作者干事创业精神,特开设“人才故事”专栏,展示人才创新创业风采、人才工作者事迹,不断提升人才工作关注度,营造重才爱才的良好人才工作氛围。

深耕番茄勇登攀 追逐乡村振兴梦

枣庄市山亭区龙潭家庭农场党支部书记、场长  袁权

我叫袁权,一名地地道道的山里农村娃,是一名贫困山村走出来的第一个211工程院校大学生,也是一名怀乡眷土的80后返乡创业者。

返乡创业——燕归巢

大学毕业后,我怀揣着城市梦在郑州打拼,赚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,足足100万元。但从山区走出来,每次回到家乡,踩着“不景气”的土地,看着孤独的留守老人和儿童,心里很不是滋味。众所周知,农业是弱势产业,种地不怎么赚钱。怎么样让弱势农业变成优势产业,一直是我的梦想。

2013年,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、家庭农场、农民合作社流转,山亭区委区政府积极响应中央决策部署,相继推出了《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实施意见》等系列措施,以鼓励和引导家庭农场健康有序发展。在区委区政府的关心与支持下,在土地流转、农场注册相关手续全程代办,定期开展农业精英培训等优惠政策的感召下,成功流转土地500亩,注册成立了山东省首家具有独立法人主体资格的家庭农场——“龙潭家庭农场”。“把撂荒的土地利用起来,用新型技术改造传统农业,让乡亲们共享乡村振兴成果。”这是我创办龙潭家庭农场的初衷。为了摆脱传统蔬菜种植广种薄收的困境,我带领着自己的团队在番茄的标准化种植上下苦功夫,往返全国各大种植基地、各大市场进行深入调研,最终选择了番茄种苗培育作为产业化的突破口。

事业起步——聚英才

2015年,龙潭家庭农场建成蔬菜大棚120多亩,年产绿色蔬菜1100吨。初战告捷,让我更加坚定了创业的决心。然而,开农场不仅要会种地打理还得要会管理经营,当初自以为简单的农业,实则更加需要“门道”,而这个“门道”就是人才和技术。在山亭区农业农村局、科技局的帮助下,我们联系对接上了国内顶级番茄育种家——东北农业大学李景富教授。我们的农场规模虽小,但是出色完成了李教授交给的试验课题,以诚心打动人心,最终达成了深入合作意向。我们随即落实了番茄分子试验中心项目,由我负责具体运营,李景富教授指导研发,在他的带领下,成功研发出了凯德系列、宝地系列番茄新品种,比市面上流通的常规品种产量高出15%以上,在聚力攻坚的过程中,我的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,被评为2023年度泰山产业领军人才。

惠企政策——齐攻坚

2015年11月,家乡突降一场四十年不遇的暴雪,几乎压垮了农场所有大棚,直接损失高达200多万元。尽管那天雪后放晴,我的心情却十分沉重,脚上踏着咯吱咯吱的积雪,内心感到阵阵凉意。“俺们的工钱先别管,当下要紧的是把棚建起来。俺们跟着你,你一定行!”老员工的支持,是我在那年冬天听到最温暖的话,这让我重拾信心,彻底打消了关门走人的念头。镇里也主动靠上帮扶,积极协调银行,帮助办理了100万元的土地经营权证抵押贷款,雪中送炭解决燃眉之急。接下来,迅速启动重建,农场全员上阵,购买了设备取直钢管并焊上花梁加固,以最快速度实现了恢复重建,比原计划提前了2个月。

2016年,龙潭家庭农场建设规模的扩张带来产量的攀升,急需拓宽销售渠道。我多次到上海、嘉兴、北京等地方洽谈合作事宜,然而面对着硕大的市场,我却无法谈成一个小档口,农场现有体量根本不够,没办法实现全年供应,生产经营再度陷入困境。我带领团队紧急召开“诸葛亮会”,合力探索攻坚,寻求新的突破点。经过一周的苦思冥想,蓦然发现这两年捎带着干的种苗业务,表面上看起来不温不火,但需求量却持续上升。真是“柳暗花明又一村”,我随即到寿光实地考察,坚定把发展种苗、推广技术服务作为新的经营方向,迅速调整发展思路,建立了“院所指导 园区示范 基地种植 订单育苗”的全新经营模式,探索“合伙制”方式吸引人才,采取“保底收入 股权分红”的机制留住人才。

创新突破——谱新篇

2018年,党支部发起“红小番”党员志愿服务队,提供“一个问题、一个专家、一小时解决”的“111”保姆式服务。通过建立人才队伍,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,我们推广的东农系列等新品种已经成功打破了国外的种子封锁,价格直降50%以上;通过应用生态循环模式生产的堆沤肥料、水肥一体化、物理和生物防治病虫害等生态栽培技术,每亩减少农药投入100元、减少肥料投入500元。

经过11年的不懈努力,龙潭家庭农场吸引了13名高校大学生共同创业,拥有农业专业技术人员26名,形成了番茄标准化种植、工厂化育苗、新品种新技术研发三大板块,年产值实现1510万元。共建成各类蔬菜大棚150亩、高标准试验田50亩,高标准育苗设施3.5万平方米,年产绿色蔬菜1000吨,培育番茄种苗近2700万株,直接带动周边6000余亩土地发展高效农业,带动12个村集体和152名贫困户同步走上小康路。近年来,我先后被评为“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”“第十一届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”,农场也获得“农业部蔬菜标准园”“山东省农民乡村振兴示范站”等荣誉称号。

责编:褚卫东

网站地图